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医院后勤设备管理

  • 作者: 速维
  • 发布时间: 2018-12-11 09:59:00
  • 分享到:

尊敬的各们嘉宾代表、同仁,大家好!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移动互联与医院后勤设备管理。这几年大家知道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的许多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比如说现在的手机APP 大量的应用,我们许多年轻人去超市付款用手机一扫就可以了。这样的例子有无数个,我们的生活方式被新技术的发展所改变。

那么处在这样一个阶段,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医院后勤管理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包括我们的设备管理也是如此。对于我们后勤尤其是设备管理者来说,有这么几个关键词要特别注意。


首先第一个大家需要关注的是物联网。现在,我们国家在宏观政策上推广智慧城市,它里面有一块是依托物联网来实现的。所以,既然国家有这样一个政策,它要逐步地落实到基层单位,国家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去推它。所以这个技术我们大家要关注。说实话这个我也不

懂,我也在学习,但是有几个功能大家要引起高度的注意,第一个我认为是对象的标签功能,它能使我们管理的对象、所有的信息和拓展的信息都能够在这加以实现。再一个是监控和跟踪的功能。监控不用说了,现在的楼宇自控系统已经实现了,但是我认为那个监控管理的

深度还不够,尤其是在设备管理上。跟踪功能就不用说了。我们后勤人员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资产的管理,比如说一个设备,今天搬在这,后天又搬在那。我们每年都要搞一个资产的清理,每次清理都是一件头疼的事,永远都是一件算不完的账。如果我们采用这样的技术,之前的问题将不存在。再有一个是智能控制,在讲信息化的时候我们有很多的手段和平台,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但是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知道,现在有这样的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那么在设备管理上,我们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我们传感器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信息传递的不断完善,我们很多东西都在实行实时监控,这些在技术上都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云计算刚才也提到,我觉得云计算给管理插上了翅膀。我们以前解决不了的,在基层单位无法处理的,现在通过云计算的手段是可以实现的。云计算再加上物联网对我们的管理确实是一个飞跃。还有一个关键词是医用互联网,这个已经非常的完善了。大数据也是。

大数据我认为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不用做一些数据的统计分析,因为我们的现状达不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基层管理人员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大数据可以给我们提供良好的指导,这是它的意义所在。通过这些东西,我们的管理无论是精细化也好,还是科学管理也好,都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那么这个技术怎么运用到我们管理之中呢?我们自己的管理方要进行哪些改革呢?我们可以看看,我们的设备管理现在是处在什么一个阶段。第一个是被动维护,坏了以后叫你去修,你只要做到及时响应就可以了。第二阶段叫预防性维护,就是强调计划性和预防性。就是有计划的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然后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率,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但是经过我们研究以后发现,预防性维护的一个前提,就是我们的部件和维护性有一个相关性,这是它的关键。

上一个世纪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轴承试验,这个研究我们发现,我们设备平均发生故障的时间是没有办法实现的。我们的预防性维护也是有缺陷的。后面我们就进入记忆状态的维护,根据设备的状态来确定要不要维护,但是这个要求的技术难度比较大,对于数据的分析要求非常高,所以这一块也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现在传感器的发达,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它的质量越来越高,但是它也有先天的缺陷。比如说我们通过这些监测,我们就可以判定分析这个什么时候维修,该不该维修。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记忆状态的维护不能完全取代预防性维护,那么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叫主动维护,就是基于设备方法的完善和预测的准确性。

现在最新的一个维护策略叫做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强调系统性和综合性,并且考虑到了维修的成本,这是一个最新的管理模式。简单的说,这个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将不同类型的设备整合起来,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维护策略。比如说有的小部件对于设备没什么影响,故障率不高,被动维护就可以了。比如说厕所一个排风扇坏了有点异味,我们修好就可以了。但是手术室里面的一个UPS 电源你用被动维护,显然就有很大的风险了。

预防性维护并不是没有作用的,只要是那些跟磨损相关,我们能够测出来这个轴承大概用都长时间就要换,需要采用预防性维护策略,看技术手段是否发达,如果能够做到准确分析和预测,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说最近厂家来找我,在UPS 放上一个传感器,根据UPS 的温度来测定是否需要维修,这个对于我们医院来说,尤其是手术室的关键区域来说,是有意义的,它只要是到了一定的参数值就会告诉你,该更换和维修了,这样提高了维修的可靠性。主动的维护,这个就是需要我们根据大量的厂家给我们提供数据来比较、分析,所以我们采用综合维护策略,可以极大的提高我们设备的维护性,关键是节约资金。比如说按照预防性维护的原则,不管轴承有没有到该换的时候,到了一定的时间我们就换,我们现在是该换的时候才换,这样节约资金,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设备管理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我认为当代的信息技术至少在这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可能,一个是关于信息的形态,从静态到动态,用手机APP 很多数据都是能够得到的,从一维到多维,我们原来就是一个台账,简单的买了什么登记什么,现在是多维的数据、大量的数据提供,从表层到深层,我们可以对设备进行非常深入的基于大数据的分析。

还有就是它从封闭变成了开放,不是一个单位共享,而是进入这个平台。比如说远大云平台,它可供很多单位借鉴,管理功能也是有了很多大的拓展,不仅有信息查询,日常维护,还有自动控制状态监测,经营分析的预测,那么操作应用从复杂到简便、从人工到智能,这个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现在我觉得,不管你是大城市的,还是中等城市的,还是基层城市的医院,我们面临的一个共同的挑战——我们能够做设备的高层技术工人或者是管理人员,越来越匮乏。

虽然我们的有些手段进行外包,现在的外包市场还没有达到一个完全成熟的地步,我们要找到一个非常满意的给你做设备和服务的厂家相当难。大数据、移动互联数据的挑战,我们的管理也要不断的应用新技术来提升我们的水平,那么我觉得我们要提升管理水平需要做三个方面的努力:

一是设备制造商要努力,二是IT 企业要努力,三是我们医院也要努力。制造商你需要生产优质的设备,提供多元的参数,非常开放的资料,不是设备一开放就需要钱,我相信这样的企业是不会长远的,依靠数据垄断,医院吃一次亏可以,但是长期会影响合作,我们会选择开放的制造商。

关于中医院和美国医院在我们所管的一个系统分类的比较,这里有一些区别,比如说:美国也把建筑围护列入分类了。这些不同没有优劣的区别,关键是我们要划清楚我们管理的边界在什么地方,这样我们才能够没有遗漏。所谓网格式也罢,或者其他什么的也好,能够完全纳入到我们的管理中。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要解决,由于医院的特殊性,我们要对自己的设备进行认真的分类。其实,我们这个是从医疗管理引进来的,我们后勤的设备是完全可以参照的,我们就是按照设备的功能来进行评分的。比如说:供治疗的,因为事关人命,所以得分就高,供诊断的相对也比较高,需要实验室分析的可能我们又有一个排序。我们在基层做管理的人,我觉得他也有他的问题,比如说我还是以ups 为例,如果他放在手术室里,他肯定要的10分,但是这个ups 要是放在非手术室区域,那你说他的分数应该高还是不高?我再举一个后勤的例子,我们一个开关电器,按照这个分类,他的得分是非常低的,但是这个开关,如果放在手术室里,那是不是需要调整?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但是我们这只提供一个思路,另外是按照临床风险、按照围护等级,我们进行评分,临床风险就是它造成的后果。维修的等级就是我们维修的复杂等级,经费支出的程度,我们进行分类。还有一种新的评价方式就是我们按照故障发生率把你所对评分进行节,当然这些东西都是具体的造作方法问题,我们大家可以自己去研究,看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定。另外,我们要确定与这个分类相匹配的围护模式,有了这个分析以后,我们到底是采用被动维护,还是预防维护,状态维护还是主动维护。根据设备的分类我们来确定,这样就比较有科学的依据了。还有一个工作我们要把故障和任务进行分类,首先说这个故障分类,我们大家都知道所有的设备故障发生是有固定模式的,可能有这么几种。一开始我们不熟悉这个东西,它的故障率可能会很高,不会操作,出事的几率可能会比较大,然后就逐渐降下来,出现一个平缓的过程。